每年三四月份,评奖之前,出版界各路人马纷纷“进京赶考”,各种形式的作品研讨会摩肩接踵。最近一段时间,笔者已累计参加了十几个研讨会。有一天连续参加三个,其中两个竟在同一地点、仅一墙之隔。更奇的是:几位专家属双重被邀的身份,此研讨会上发言一毕,便匆忙告辞,称彼研讨会还有发言的任务。
进京开研讨会从前是个别的、分散的。自从出版界几项大奖设立之后,这种现象才越来越集中,逐渐演变为一股风气,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。
京城乃藏龙卧虎、人文荟萃之地,对于一个选题的优劣、一部书稿的成败,北京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十分重要。进京研讨很有必要,也很正常。但是,如今研讨会有“异化”趋势,征求意见的功能淡出,大造舆论、争取评委的意图凸现,这就显得不正常了。这种研讨会弊病甚多,仅举其二。第一,研讨于成书之后,对于完善图书的质量为时已晚,倘若修订再版,书成两三个月即研讨,又显得操之过急。第二,这种研讨会讲究短平快,往往是前一天送书,第二天开会。北京的专家学者水平再高,因时间和精力所限,研讨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,研讨已名存实亡。我认识的几位专家,都是德高望重的人,不得已,挟着发言稿东跑西颠。他们也有苦衷:都是熟头熟脸的朋友,不给谁面子?
话又说回来,开这种研讨会,目的已不在研讨。一是欲借首都新闻界辐射全国的力量,大造一番声势。在这种意义上,可称为新闻发布会。二是遍邀所在领域内的专家学者,谁敢保证这里面不会有将来的评委?不管怎么样,先混个脸熟。在这种意义上,可称为“广泛撒网会”。一会而兼具两种重要功能,要想得奖,看来不开不行。
真的是一开就灵吗?恐怕未必。从这几年几项大奖的结果看,忙着进京活动的,往往名落孙山;踏踏实实做工作、不务虚名的,常常榜上有名。再说,笔者曾参与过某项评奖的基础工作,深深感到,社会关注程度与压力是一对孪生兄弟,评奖操作部门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,即使为自身计,也不会不顾忌民情。而且,评奖是多方面力量、多种标准互相协调、综合平衡的过程,某个方面的优势,某个人的意见不会占据主导地位。虽然几项大奖在制度化、规范化方面尚需完善(如以后是否可考虑扩大邀请评委的范围,不仅局限在北京),但其公正、公平和权威性还是令人信服的。正是因为这几项大奖的权威性越来越高,大家才挤破了头想得奖,这是一件好事。但如果把赌注押在评委身上,恐怕会事倍功半,造成资源浪费(进京研讨的成本颇高),弄不好还会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其实,最根本、最保险、最便捷的只有一个:提高书稿本身的质量。选题策划独到、编辑加工含量高、装帧设计精美的书,就会得到社会各界承认。当然,专家学者的意见、新闻媒介的支持也至关重要,但思路要调整,方法要改变。
如何改?办法有很多。《光明日报》曾报道过总政文化部为提高军事题材长篇小说的质量,在作品的清样出来后,即分发给有关人员阅读,然后召开作者、责任编辑、评论家共同参加的改稿会,对作品提出修改意见,待作者将意见消化吸收,重新修改之后再出版。据我所知,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“新支点长篇小说丛书”和广西接力出版社动画新作《一个中国孩子的英雄喜剧》都不只一次开过类似的改稿会。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,何不将走过场的研讨会改为务实的改稿会呢?倘如此,出版事业幸甚。